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达川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区委一届一次全会精神为统领,以转作风、强素质、提效能、惠民生为契机,主动融入市场,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多途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农村流通的主导作用,为农民提供生产、营销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的宗旨,建立起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业务精的新型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队伍,从而更好地为全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
提升能力固根本
达川区供销社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区)。2012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深知要扛起先进这面旗帜,任务艰巨。为了寻求把供销社推向更高更好发展轨道的突破口,区联社领导利用一个月时间先后深入各企业走访调研,开门纳谏,集体决定:在全系统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转变思想观念、转换工作角色、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供销社新形象”的“三转一树”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巩固“三转一树”主题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全面提升供销社干部队伍能力和素质,不断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创新发展。2013年,开展了以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单位为平台,以岗位为基础,提升全系统管理人员十种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自身业务能力、学法用法能力、爱岗敬业能力、工作协调能力、驾驭应变能力、民主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奉献社会能力、业务发展能力的“能力建设年”活动。达州市供销社一位领导来达川区供销社调研时说,达川区供销社开展的这次“能力建设年”活动与后来全国省级城市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举措在全国县级供销社系统都是独一无二的。
言传身教授秘诀
为期一年的“能力建设年”活动,凝聚了区联社领导班子和老领导的心血,他们到基层调研工作时加强指导,能力剖析会亲临现场点评,专题培训会精心讲授,展示了区联社培养一流供销社管理人员队伍的方法和决心。 2013年10月25日 ,区联社党组书记罗平益在总结一个月的能力剖析交流的基础上,以自己30多年的学习、生活、工作实践,结合新时期党和国家以及“三农”工作对供销社的要求和希望、供销社职能职责转变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用近半个月时间撰写了培训资料,就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工作沟通协调能力进行了培训,近3个小时的讲授,让参训人员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心灵的震撼,激发了大家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练就本领的热情。
深刻剖析见成效
能力建设的根本是要有充分的勇气正视自己的不足,敢于自我解剖,自我分析,不怕揭短亮丑,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达到“自我救治”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能力建设年”活动关键环节中,该社把各类人员提升能力的整改措施、制定提升能力计划作为重中之重,做到不走过场,不列形式。一是严把能力提升计划关。对机关中青年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能力提升计划由区联社主要领导逐一审定把关;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计划由联社分管企业的领导审定把关,对不切实际的空谈计划一律重新制定。二是扎实开展知识培训。该社先后请法律专家对联社机关干部和系统管理人员进行了2次法律知识培训;由机关老同志对年干部和企业办公室人员进行公文写作知识培训。三是系统榜样示范引导。将联社机关中青年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得科学适用,有立竿见影的能力提升计划12篇汇集成册,在机关和系统管理人员交流学习,促进了整个“能力建设年”活动实打实的开展。
参加企业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会的赵家中心供销社主任田杰明说,原来我想都没有想过要提升自己的啥子能力,只有做好工作就行,以前写总结随便写几笔了事。能力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我知道怎样写和写好年终总结了,这个活动对我来说真的是很有用,很有必要,学到了很多实用知识。
青年是未来,是希望。为了培养中青年干部,在剖析会上,罗平益同志在每个自我剖析后进行了逐个点评,逐个指导,让他们通过剖析培训会,可以切实学到知识,而不是一种走过场,搞形式。机关青年干部王彦入谈到自己参加能力提升培训会后的体会时说,以前我在读书的时候是学的理科,对于写、说、总结、人际交往等方面没有重视,参加工作后才感觉到自己缺乏很多适应社会的知识,可是一直都没有安下心来认真学习过,这次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学了一回,真的很管用,平时同学朋友聚会的时候他们都说我的变化很大,善于交往和沟通了,不再是以前那样言不由衷,词不达意了。
大树中心供销社主任黄代福,以前汇报工作是三言两语,逻辑混乱,让听者不知其所云,现在汇报工作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和以前相比完全是判若两人;石桥中心供销社利用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成功化解了该社新越商场修建中的诸多矛盾和困难,维护了供销社的合法权益。
固本强源为“三农”
供销社是“三农”服务的主体,更是直接联系群众服务农民的主体,也是农民的知心人,贴心人,为农民服务是供销社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服务“三农“,为农业“四区五十”建设出力。一是大力加强庄稼医院、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由企业按照方案具体实施,加强了对已建庄稼医院和社区综合服务社的巩固完善和日常管理,并在黄都、申家、原南外新建了3个庄稼医院,在金窝、南外雷音铺和麻柳沙河新建了3个社区综合服务社。二是健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和基层社共同努力,在亭子、麻柳、大树建成了3个乡级再生资源回收站和1个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点。三是由区供销社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社,成立蓝莓专业合作社。区供销社主任罗平益亲自带队,和业主及技术人员一起多次深入重庆、成都等实地考察咨询西南大学教授,最终决定引进水果皇后--蓝莓,协助区林业局和江阳乡政府解决业主租用土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蓝莓基地顺利落户江阳乡两角寨村,2013年5月,基地已经初见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该社又指导专业合作社制定了2014年的发展规划,将基地发展到100亩,并逐年发展到周边乡镇,辐射达州市周边区县。
储备化肥,为全区农业生产做好强力保障。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结合化肥储备合同,2013年,达川区供销社完成了淡季化肥储备16500吨,占储备计划15000吨的110%,有效平抑了农资化肥市场价格,保障了全区大小春生产用肥需要,为区委、区政府分了忧,解了难。
完善企业体制,促进规范化管理。针对系统2001年改制后重组的18个企业在用工、资产、服务等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尤其股份制问题。区联社集思广益,利用学到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化解了股权纠纷重新明确了股权,成功化解了涉及到的各种信访。与企业职工重新续签了劳动用工合同,明确了职责,完善了各种制度。所属企业管理规范了,无一出现亏损现象。
全社干部职工紧紧抓住 “十种”工作能力提升这个契机,增强了为“三农”服务本领,努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工作,提升为农服务的实力和水平,努力提升工作正能量,推动供销社各项工作上档升位。
众人齐心促发展
通过供销社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改革,通过多种能力的提升,该区供销社无论是机关工作作风,还是为农服务的宗旨意识;无论是干部职工素质,还是系统工作业绩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两年来,达川区供销社获得了全省供销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在全市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评中获得第一名,保持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区)、市委最佳文明和最佳卫生单位等荣誉,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认可。
风好正扬帆!达川区供销社全体干部职工迎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区委一届一次全会精神的朝阳,吹响了“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的进军号角,朝着“服务三农”这个目标发起新的冲刺!